根管治療(杜牙根)不做會怎樣?原理、流程和疑問一次告訴你!

明明只是檢查牙齒,但是醫生卻突然說要做「根管治療(杜牙根)」?什麼是根管治療呢?原來,當牙齒蛀牙的範圍過大、深度過深時,甚至進入到牙齒神經,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。根管治療時,醫生會把牙齒內部受感染的神經與血管全部清創乾淨,讓牙齒保留下來繼續使用,避免拔牙。接下來,我們一起來了解哪些人需要做根管治療,還有療程後如何保護牙齒。
什麼是根管治療?
什麼是根管治療呢?簡單來說,當蛀牙細菌滲入到牙根尖時,為了保留真牙,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。治療過程中,醫生會先把牙冠上蓋打開,透過專業設備深入到牙髓組織中,把牙齒裡面的神經和微血管清除乾淨,目的是要避免細菌蔓延到其他健康的牙齒。因為治療過程會去除牙齒的神經及微血管,所以根管治療也被稱為「抽神經」或「杜牙根」。
一定要做根管治療嗎?
當牙齒發生蛀牙時,只要蛀得不深,醫生通常會先清除表面的蛀牙細菌及牙齒,再透過「補牙」的方式進行治療。如果蛀牙已經深入到牙髓,情況就比較嚴重了。牙髓裡面有錯綜復雜的微血管和神經,一旦被細菌感染,就必須把這些組織徹底清除清創乾淨,不然蛀牙細菌會繼續蔓延,甚至影響到下面的齒槽骨。所以醫生大多建議感染嚴重的牙齒要進行根管治療,一方面可以保留牙齒本體避免拔牙,一方面也還能阻止細菌擴散。
什麼樣的人需要做根管治療?
當牙齒蛀牙的範圍過大且深入到牙髓組織,或是出現牙根尖囊腫時,就需要考慮做根管治療。有時候蛀牙無法透過肉眼就辨識出來,需要透過X光才能從多角度觀察牙齒內部情形,更清楚識別牙齒蛀牙的範圍及深度。專業的牙醫生能夠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根管治療,並提供完善的治療計畫。
另一種情況是牙根尖囊腫,當我們在家刷牙時,如果在牙齦的地方出現一顆白色或粉色膿瘡,輕壓會有點刺痛感,就有可能出現「牙根尖囊腫」。牙根尖囊腫是因為蛀牙細菌沿著牙根蔓延到牙根尖,讓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。這時候一定要到牙科診所處理,避免細菌蔓延到其他牙齒或牙齒下方的骨頭。
根管治療到底怎麼做?一步步帶你了解
根管治療步驟1.X光確認蛀牙狀況
進行根管治療的第一步,醫生會透過X光來全面評估牙齒的感染情況。這個步驟非常重要,因為X光能幫助醫生清楚判斷蛀牙的深度,以及細菌是否已經侵入牙髓,甚至擴散到鄰近的牙齒或骨頭。透過X光片,醫生也能觀察到牙根的形狀和長度,幫助後續治療能夠更精準。
根管治療步驟2.清除神經與微血管
確認感染範圍後,醫生會將牙齒的上方鑽開,露出牙髓腔,接著小心地清除裡面受感染的神經與微血管組織。這些組織如果不清除乾淨,可能會持續引發疼痛或感染。因此,這個步驟需要醫生細心操作,確認每一條根管都被徹底處理。
根管治療步驟3.根管封填與投藥
在清除完感染後,醫生會針對牙根內部進行消毒,並投放藥物來抑制細菌。然後用專門的填充材料將根管完整填實,防止牙齒再次感染。
根管治療步驟4.製作人工牙冠並蓋上
根管治療完成後,雖然牙齒內部已清除感染並封填,但此時的牙齒結構通常會變得比較脆弱。為了保護牙齒並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,醫生會建議製作做一顆人工牙冠。牙冠會依照你的牙齒形狀和顏色量身打造,不僅能強化牙齒結構,還能讓牙齒看起來像原來一樣。完成牙冠製作後,醫生會將牙冠牢固黏著於原牙上,讓這顆經過治療的牙齒繼續發揮正常功能,延長使用壽命。
二次根管治療是什麼?真的有必要嗎?
牙齒經過根管治療,理論上應該已經把牙髓裡的受感染神經和微血管清除乾淨了,那為什麼還要第二次根管治療?其實,第一次根管治療時,沒有徹底把感染的牙髓組織清乾淨,殘留下的神經就可能會變成細菌滋生的溫床。
除此之外,如果個人口腔衛生不確實,像是刷牙沒刷乾淨,或牙線沒使用正確,讓牙周或是蛀牙細菌持續蔓延。當細菌繼續感染牙齒根部時,就需要進行二次根管治療,簡單來說,就是牙齒裡面沒有完全清理、清潔乾淨,所以需要再做一次清理。一般而言,二次根管治療需要將之前的根管填充物逐少移除,難度較高,非常講究醫生的耐力和技術。因此,謹慎挑選經驗豐富、口碑好的根管治療醫生非常重要。
顯微根管治療與傳統根管治療差在哪?怎麼選?
在了解顯微根管治療以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牙根管的結構。牙根管內部空間狹小且結構複雜,傳統根管治療主要憑藉醫生的經驗和技術,將牙齒裡面的神經和微血管一點一點清除。在顯微鏡尚未普及之前,醫生只能透過肉眼去判斷牙根管內部的結構和方位,因此容易忽略一些非常細微的神經和微血管。
而現代的顯微根管治療,透過顯微鏡放大倍率的輔助,讓根管內部的視野更明亮、清楚,能更精確地徹底清除感染的神經和微血管,大大降低二次根管治療的機會。
根管治療術後,牙齒該如何加強保護?
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因為失去微血管的養分供給,牙齒會變得比較脆弱,容易碎裂。再加上根管治療會把牙齒最上層磨掉,剩下的齒質可能沒辦法承受日常的咀嚼。這時候就需要人工牙冠的保護,才能讓下面的真牙有足夠的強度支撐日常咀嚼。
常見牙冠材質有哪些?
全瓷牙冠(二矽酸鋰)與二氧化鋯冠是最常見的兩種牙冠材質。全瓷牙冠透光性佳、顏色自然,適合用在門牙等注重美觀的部位;但相對較脆,硬度較低。二氧化鋯冠則擁有極高的硬度與耐用性,顏色雖略遜於全瓷,但仍能提供不錯的美觀效果,適合用於咬合力較大的臼齒區。選擇時,可以根據牙齒位置、咬合狀況和美觀需求,由醫生評估後給予最合適的建議。
如何挑選適合的牙冠材質?
牙齒的位置不同,從外觀可見度與功能需求也有所差異。門牙區與前牙區常常會暴露在外,美觀是非常重要的考量,建議選擇透光性佳、顏色自然的全瓷牙冠,能呈現最接近真牙的效果。後牙區則位於口腔深處,較少被看到,但是需要承受較大的咬合力,建議使用強度高、耐磨性佳的二氧化鋯牙冠。根據牙齒的不同區域選擇適當材質,不僅能達到美觀效果,還能提高牙冠的使用壽命。
根管治療疑問大解答,讓你放心接受治療
根管治療會痛嗎?
不會的!醫生在開始治療前會先注射麻醉藥劑,如果過程中麻醉效力減退,醫生也會視情況再補打。但同時也要注意,因為每個人體質、神經對麻藥的感受不太一樣,注射麻藥過程可能會有輕微不舒適的感覺。但等麻藥發揮藥效後,基本上治療過程是不太會有明顯痛感。而術後可能會有發炎或腫脹的情況,通常醫生會開消炎止痛藥,讓根管治療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根管治療療程要多久?
完整的根管治療的時間通常需要數週到數月。前牙區由於根管數量少,通常比較快,治療時間較短。後牙區如果根管數較多,有可能需要數月的時間,才能完整清創乾淨。
根管治療要做幾次?
根管治療的過程比較複雜,通常需要2~4次療程。具體次數會根據根管數量和牙根管的複雜程度來決定。
根管治療收費標準?
根管治療收費會依據根管數量、根管形狀和是否二次治療來決定:前牙通常根管較簡單,費用較低,港幣$3,500起。小臼齒根管較複雜,費用中等,港幣$4,500起。大牙根管最複雜,費用最高,港幣$6,000起。
根管治療會有後遺症嗎?
大多數根管治療後的患者,只要好好清潔牙齒,不會有明顯後遺症。選擇顯微根管治療,更可以大幅降低二次蛀牙的機會,透過顯微鏡的輔助,能讓醫生更精確地把細菌、神經根管、微血管完整清除乾淨。但要注意,根管治療後的牙齒,要避免直接咀嚼硬物(像是螃蟹、堅果、甘蔗),並養成使用牙線和牙刷的習慣,有效預防二次蛀牙。
結論
透過現代科技的輔助,根管治療的痊癒率已經大幅提高。根管治療是保留真牙的最後一道防線,不論多麼自然的假牙,保留自己的真牙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,而根管治療搭配根管治療顯微鏡,可以讓已經生病的牙齒有機會得到徹底治療,避免最終需要拔除。弘道牙科提供個人化的治療,透過傾聽和討論,根據每一個患者的背景度身定製治療方案。我們相信療程背後的本質,不是金錢而是同理心,善待每一個走進診間的患者,是我們的初心,讓每一個治療過程都充滿關懷與溫度。立即查看門診資訊,來電+852 2388 9508查詢或加入我們Whatsapp。